自走式花生捡拾收成机,一次性完结花生捡拾、摘果、清选、果蔓别离、茎蔓切碎、果实入箱,每小时作业3亩—5亩;自走式半喂入花生联合收成机,一次性完结扶秧、发掘、拔秧、运送、去土、摘果、清选、荚果搜集等花生收割全过程,每小时作业1.5亩—2.5亩。
8月15日一早,乐山市井研县高凤镇同力村黄土坎小米花生演示基地,一场农业乡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办的丘陵山区花生全程机械化演示现场,各种花生收割机械让在场的栽培户挑花了眼。
四川是全国花生主产省之一,终年栽培面积430多万亩,其间丘陵山区占比70%以上。地块小、斜度高的丘陵山区,不适合大型机具操作,以工作业为主。与北方花出产区不同,四川花生多以鲜食为主,亩均产量能到达3000元—7500元。但机械化率不高的短板,很大程度约束了效益的进步。
在同力村,石洪雨种了200多亩花生。他算了一笔账:“单说人力本钱,一年下来一亩地就要投入2000元左右,再算上种子农资等别的的本钱,一年下来没多少效益。”
“问题会集体现在三个要害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永红说,首先是花生出产的农机“不适配”,平原区域的大型机械难以进入丘陵地块,而小型机械又存在功用单一、功率缺乏的问题;其次是机艺“不同步”,传统栽培形式限制了机械作业;最终是技能“有断层”,花生从种到收的全链条机械化技能规范没有彻底构成,特别是鲜食花生的产后烘干、贮藏等加工环节,机械化程度亟待进步。
近年来,农业乡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丘陵山区花生出产机械化供给了一套可仿制的“四川计划”。
针对四川花出产区地势特色,科研团队研宣布“轻简型”耕种机,耕种环节完成起垄、耕种、覆膜一体化作业,收成环节施行“联合收割”“分段式收成”等技能。在花生主产区,团队推行耐密植、易机收的新品种,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一起团队还添加微生物固氮菌、生物降解地膜配套等绿色投入品,完成“绿色栽培+机械作业”双进步。
方针也在逐渐进步花出工业农机水平。四川将花生耕种、收成机械归入省级重点补助目录,对丘陵适用机型给予最高35%的累加补助。2024年,全省花生机械新增量同比增加22%。
虽然四川花生机械化率正在不断的进步,但仍存在很明显瓶颈。“例如现有机械坡地作业的稳定性待进步、从栽培到加工的全机械化链条没有彻底打通、新的有用农机的覆盖率缺乏等。”四川省农业乡村厅相关负责人表明。
“下一步,咱们将继续攻关农机配备,研制习惯当地丘陵地势的耕种机、收成机。一起推进本乡企业对新技能、新配备的熟化和落地。此外,针对鲜食花生加工,开发烘干、贮藏、小型化清洗、分级设备,打通全工业链机械化‘最终一公里’。”刘永红说。
关于栽培户来说,机械正在实实在在节省本钱。在同力村,石洪雨花了近30万元购买了耕种机、收割机。“机械播收花生,一年一亩地本钱在1000元左右,比较人工一年就能省下1000元本钱。200亩花生地,不到两年时刻就能省下这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