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小天地变身增收大舞台 ——常德市庭院经济发展见闻

栏目: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2024-01-13 13:05:38   来源:环球体育app官方最新版

  “社区今年提供的金秋脐橙苗长势非常好,两三年就可以挂果了,加上之前栽种的其他果树,能给我家带来不少收入。到了旅游旺季,我们还可以卖一点小商品,赚点小钱。”8月初的一天,津市市毛里湖镇大山社区脱贫户陈搏舒一边查看自家小院里的果树一边笑着说。

  2023年,大山社区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的原则,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余万元,根据不同农户的家庭情况,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原则,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统一购入金秋脐橙、青橘等果树苗栽种在农户房前屋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常德市像大山社区这样因户制宜发展庭院经济的镇村不胜枚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全市各地已探索出特色果园、生态菜园、中草药园、园艺基地、绿色栏舍、家庭作坊、文旅小店、服务网点、电商网店等诸多高质量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7月23日上午,石门县三圣乡天门垭村村民刘传军提着装满鸡食的小木桶,走进自家的养殖基地内,准备给鸡喂食。“啰啰啰……”随着他的一阵吆喝,数千只土鸡“飞奔”而来,场面着实壮观。

  “我要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和生病的母亲,根本没办法出去打工,全靠养这些土鸡,一年下来能赚16万元。”刘传军说。

  2020年初,因家中变故,刘传军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刚回村时,不知道如何维持生计,种玉米和红薯产量特别低。”刘传军说,天门垭村曾是贫困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远赴沿海发达地区打工谋生,导致当地田地和山林荒芜。没有了打工的收入,刘传军一家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2020年6月,刘传军在村党支部书记李经林的鼓励下,贷款10万元加上自筹的部分款项,在自家庭院开启了养殖之路。经过几年的发展,刘传军的养殖场已拥有了年产16000羽土鸡的规模。

  刘传军之所以能顺利发展养殖,和当地引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农户一起发展密不可分。为推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石门县引入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佳牧业”),采用“公司+村民养殖基地”联动发展的模式,鼓励当地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发展土鸡养殖。在湘佳牧业的带动下,天门垭村很多年轻人返乡从事养殖事业,目前全村有养殖大户60多户,养殖规模在500多万羽左右,全年创收近600万元。

  “我看到老家这边养鸭的人比较多,乡亲们又无另外的的增收渠道,就想着回家乡发展,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澧县弘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弘生食品”)负责人高红炎说,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很小的时候高红炎就外出务工,几年下来,他不但手头有了积蓄,还积累了做禽蛋类生意的经验。

  2011年初,高红炎在澧县注册了公司,以深加工为主导、家禽养殖为配套,成立鱼鸭混养、产品研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品深加工企业。

  “我们与养殖户之间达成了产销协议,形成利益链条,从鸭苗渠道、养殖技术、疾病防控、饲料保障、鲜蛋收购等方面全方位地为养殖户服务,完全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高红炎说。

  近年来,弘生食品充分的发挥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创新鱼鸭混养新模式,打造了“弘雁”禽蛋品牌。公司发展的同时,弘生食品更注重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如今,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下,双林村及周边村已经有200多户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开展养鸭产业,每年每户增收5000元至8000元。

  “这个苗是刘良院士亲自去江西省、益阳市考察试验之后选出来的,刺少、易采摘,药用成分高、抗性好。”汉寿县百禄桥镇鸿日枳壳合作社负责人余贵宝提起当地种植的枳壳,兴奋地说。

  2021年10月,湖南省“刘良院士专家工作站”汉寿百禄桥枳壳、陈皮产学研工作基地在百禄桥镇挂牌成立。此后,当地以“发展院士经济,打造道地枳壳”为思路,探索出“院士工作站+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镇里扶持创建的枳壳合作社负责全镇枳壳的统购统销,引导本地枳壳产业升级、农民增收。

  2022年,为提高庭院经济发展效益,百禄桥镇将全镇枳壳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庭院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用大产业护航小庭院,解决庭院经济发展中的技术与销售瓶颈。

  “有了院士把关栽种技术,合作社负责统一收购和销售,种植户再也没后顾之忧。新型枳壳苗木进入丰产期后,每亩收益预计有3000元。”余贵宝兴奋地说。

  与百禄桥镇枳壳合作社负责统购统销一样,临澧县四新岗镇众胜村也在发展庭院经济的过程中发挥合作社抱团发展的优势,解决零散农户种植前后端的种苗以及销售问题。

  “我们众胜村属于丘陵地区,村民们一直以来都以种植果树为生,在发展庭院经济的过程中,选择脐橙种植是有深厚基础的。”众胜村党总支副书记唐汇南说,起初,提出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村民种脐橙时,也有村民心存疑虑,担心自家庭院里的脐橙卖不出去。为此,村两委筹集资金在村里发起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临澧县众太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承诺村民由合作社免费提供优质脐橙种苗,统一提供技术、收购、存储、销售,这样的发展模式逐步得到村民们的认可。目前,合作社已拥有会员650多户,种植培养面积达到4000余亩。

  如今,众胜村村民家的房前屋后共种植了1000多亩脐橙,到了丰产期,一亩地的脐橙产量有2500—5000公斤,部分村民还在庭院套种中草药,小庭院在众胜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走进澧县澧西街道脱贫户伍鑫的烤火被加工厂,只见五颜六色的烤火被放满了整个车间,一床床烤火被做工细致,深受市场欢迎。

  伍鑫一家4口是石门县皂市水库移民,早年移居澧县澧西街道石塘堰村。2018年初,伍鑫在村干部的鼓励下开始了自主创业之路。

  “伍鑫为人实在、勤劳肯干,他家生产的烤火被、家电防尘罩质地非常好,价格也不贵,我们都是从他家买的。”附近的村民对伍鑫家的小作坊十分认可。

  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产品,在线下销售的同时,伍鑫又开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随着销售量的持续攀升,小作坊由最开始只有2个人、4台机器在自家庭院里生产,发展为如今的1000平方米的加工厂,产品也从单一的烤火被,拓展到椅套、防尘罩、桌布等多元化产品,年销售额达百万元,纯利润40万元以上。在伍鑫的带动下,澧西街道已经有超过100个家庭参与到统一的手工制作中来。

  盛夏时节,正是常德市各镇村瓜果成熟上市的旺季,也是制作坛子菜的好时节。鼎城区十美堂镇同乐村村民阳人建的淘宝小店也迎来了一年中的销售旺季,附近村民的特色农产品和自己制作的坛子菜大都通过他的小店销往全国各地。

  “以前我们家的坛子菜都是自给自足,没想到现在居然能够卖钱呢!”村民周扬笑着说。通过阳人建的淘宝小店,他们家一年也能卖出100多坛,一年增加收入2000多元。

  “现在是网络时代,衣食住行都能在网络上轻松解决。但是还有很多农村地区网络不够发达,农民的思维也一时没有跟上,造成很多物美价廉的农副产品找不到销路。”在阳人建看来,有些乡村交通不便、农产品找不到销路,利用互联网销售能解决层层转运、层层贩售、层层加价的问题,让优质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

  如今,利用自家庭院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已成为常德市高质量推动庭院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他们利用当地平原、丘陵、山地等诸多地貌水土资源,发展茶叶种植、烟叶种植、甲鱼养殖等产业,且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

  为了真正让村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入,常德市将全市涉农村(社区)分为山区村、丘陵村、平湖村三个类别,指导各村(社区)根据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传统优势、产业现状,因村定策、因户施策发展庭院经济。

  “力争2025年,全市有‘百镇千村’和50%以上的脱贫户、监测户参与庭院经济发展,参与庭院经济群众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兴庭信心满满地说。